乙巳夏初,仙都毓秀。人文学院三十余位教师于5月25日驱车赴缙云胜境,循山水文脉,揽四时清晖。
在太极造型的飞天广场合照后,大家首先来到了皇帝祠宇,驻足千年祭坛,细辨碑碣篆籀,似与往圣先贤隔空晤对。老师们还一同观看了“轩辕赞”表演:击鼓、撞钟——左右仪仗——礼生敬香祭拜——供奉祭品(三牲五谷)——敬贡花篮、美酒——主祭者恭读颂文——最后乐舞献祭。
次谒鼎湖峰,仰观擎天一柱,遥想轩辕黄帝铸鼎飞升传说。鼎湖峰,又名独峰、丹峰,俗称石笋。东峙步虚山,西临练溪水,拔地参天,凸现阳刚之气,为一亿六千万年前火山喷溢堆积的流纹岩台地,经地质外力作用而形成柱峰奇观,被誉为“天下第一峰”。相传黄帝在峰巅置鼎炼丹,后驭龙升天。山花缀径,学人拾级论道,谈笑间恍闻上古遗音。
午后移步朱潭山,潭边鹅卵石长堤,杨柳婆娑,长桥横亘,练溪清浅映照婆娑竹影。老农牵牛涉水,倒影成双,俨然黄公望笔底水墨长卷。三五同仁临流品茗,但觉诗情与茶烟俱袅。
终至岩宕书房,采石遗址焕作书林秘境。穹顶石壁间,典籍列如星斗。8号、9号、10号岩洞依山而建、壁立千仞、与造化争胜,让各位大为震撼,可谓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自然、人文与建筑的碰撞。众师倚崖静读,凿石余韵犹在耳畔,书香墨气已沁心脾。
暮色初合时,满载烟霞而归。此行既得山水清赏,更悟天地文章原在俯仰之间,诚所谓“观物取象,道器相生”。(文/于帅,图/肖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