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东极岛出海记 ——2023年教育学院教职工暑期疗休养活动

时间:2023-07-18浏览:271作者:来源:教育学院设置

沙滩,海浪,斜阳,鸥鸟,船舶,灯塔,岛屿。大海给人无限遐想和憧憬,是每一个人心中向往之地,奔赴大海是心灵的召唤。

737点,教育学院30位教职工及家属从金华出发,乘坐近五个小时的大巴奔向美丽的海岛城市舟山,开启五天“面朝大海”的生活。

来到海边,大家都迫切地想亲近大海,和沙和水有一个零距离的接触,做一个赶海的人。朱家尖的沙细软平整,踩在上面如母亲的双手抚摸双脚,大家纷纷提着鞋子,不管夏日骄阳,赶着浪头,走在金色的沙滩上。海滩两端是礁石,孩子们喜欢在这里翻找移动迅速的小沙蟹,长在礁石里的牡蛎、攀附着的石头的小海带。

舟山的东极岛离舟山本岛约有2个小时的船程,是中国的东海之极,这里的景色非常壮观,碧海蓝天,岛上的民居依山而建,每一家推开窗,都是风景,适合三五好友闲话家常,远眺碧海,也适合午后坐着长椅,发呆。环岛公路串起网红打卡点,适合在晨曦中,暖暖的霞光里,一个个探访。

这次疗休养是感受海洋的休闲之旅, 更是深入了解海洋渔业发展的文化之旅。舟山处于杭州湾喇叭口,东海之滨,有着悠久的历史,岱山的东沙渔港形成于清康熙年间,是一个充满渔文化气息的古镇,青石板铺就的老街两旁,多是保存相对完好老房子,一平层石头的垒成的,或是两层木质小楼,均为前店后宅的样式。街道旁一幢四合院古居,现已改建成中国海洋渔业博物馆,老师们从中领略海洋文化的演变,感受近现代渔业发展,了解舟山渔场丰富的渔业资源,舟山渔民近百年来的海洋生活。

这次疗休养,也是体悟舟山英雄儿女的红色之旅。岱山岛,古称蓬莱,这块富有灵气的土地孕育过很多英雄儿女,中国共产党江浙地区早期盐民斗争组织者金维映就是其中之一。走进金维映史迹陈列室,一件件革命文物,一段段文字档案,一张张泛黄的照片及影像资料,展现在老师们面前,讲述了金维映在舟山、上海、苏区、延安各个时期的革命足迹。这些被时间浸染过的物品,静静诉说着金维映那段一心革命、不谋私利、克己奉公的岁月。这位从海岛走出的巾帼英雄,她的身上不仅有先烈为革命事业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韧劲,更闪耀着共产党人艰苦朴素、公而忘私、清正廉洁的品质。

这次疗休养,还是体验“千万工程”新农村建设的乡村之旅。老师们坐着大巴车直达舟山本岛,是件幸运的事,也是一件幸福的事,舟山跨海大桥的建成结束了舟山和大陆舟楫往来的历史,是发展海岛经济的交通大事件。


浙江的建设日新月异,今年是“千万工程”实施二十周年。这次行程中我们也走进了舟山的海岛新农村建设的代表普陀区路下徐村,体验浙江省农村面貌的巨大变化。

走进由闲置农房改造而成的书屋一家破书店,感受古法造纸、活字印刷、扎染等传统文化,步入咖啡厅、休闲民宿、渔嫂农家乐,无忧酒坊等特色小店,了解路下徐村业态打造的过程和未来构想。古朴恬静的村落、美丽的生态环境、被盘活的农宅,无不散发出新农村的新样态。

真想捧一杯清茶,坐在村前的大樟树下,闲话家常,看云卷云舒,潮起潮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