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法学院暑期西北青甘大环线疗休养活动如期展开。本次跨部门(单位)疗休养由法学院发起,马克思主义学院、物电学院、艺术学院、地环学院和行知学院共同参与。
6月25日上午9点,38名教职工及其家属满怀期待地乘坐大巴奔赴温州乘坐飞机,飞赴兰州。“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兰州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也是“一带一路”向西开放“桥头堡”。
6月26日早餐后,老师们乘车赴塔尔寺,塔尔寺是青海省和中国西北地区的佛教中心之一。之后,老师们乘车奔赴青海湖,途径“日月山”景区。此处一边是黄土高坡,农田阡陌,另一边则是青藏高原,草原牧场。傍晚,大家夜宿青海湖畔,欣赏天与山相接,山与海相连,海与花相伴的自然美景。
6月27日,老师们从青海湖出发,游览素有“天空之境”之称的茶卡盐湖,夜宿德令哈。茶卡盐湖位于祖国聚宝盆柴达木盆地,柴达木盆地是盐的世界,30多个盐湖是柴达木盆地的明珠。盐湖中虽没有亭榭荷花和绿柳青松,然而盐湖之美,却是千恣百态,奇特多彩,别具一格。
6月28日,老师们从德令哈出发,游览了大柴旦翡翠湖,夜宿敦煌。早餐后,老师们乘车参观克鲁克湖。随后,乘车赴大柴旦,游览翡翠湖。由于盐床由淡青、翠绿以及深蓝的湖水辉映交替、晶莹剔透,因此称之为“翡翠湖”。
6月29日,老师们游览了敦煌的莫高窟和鸣沙山景区。早餐后,我院教职工乘车游览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下午参观了著名的敦煌莫高窟。莫高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世界艺术宝库”。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一届全体会议批准将敦煌莫高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6月30日,老师们告别敦煌,奔赴嘉峪关。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而有“天下第一雄关”、“连陲锁钥”之称,以巍峨壮观著称于世,自古为河西第一隘口。
7月1日,我们在张掖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纪念日。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以我国干旱地区最典型的丹霞地貌的命名地,也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高度复合区,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具有很高科考和观赏价值。
7月2日,大家从兰州飞回温州,随后乘车返回金华温馨的家园。至此,为时8天的疗休养活动圆满结束。
此次旅行,老师们在疲惫与兴奋中体验大西北的雄壮、辉煌与苍凉,更感悟人类的伟大与渺小。团友们之间的包容默契、互帮互助,让大家在舟车劳顿中体验旅游的价值,在平安中实现团队旅游的最大公约数。同时,法学院教职工通过实地调研,基于经验总结和教育思维对旅游公司提出了优化建议。(通讯员:钱振球 摄影:郭金喜、郑云波、张良等)